被惩罚的孩子极可能引发攻击行为。当孩子在家被家长教育后,他也许把气出在其它地方;被教师惩罚后的孩子,心中会感到气愤、或者痛苦,此时最容易产生攻击行为。例如当一个孩子被家长打骂之后,常常用手打家里的东西,用手来打家中门板,谁惹他他就打谁。由于他心中有努气和挫折感,需要宣泄,发泄后会感觉好受些。虽然惩罚后,表面上看来不良行为得到了制止和有效控制,但一离开了被惩罚的环境,孩子的不良行为极有可能再度发生。孩子受到过多的惩罚,孩子面对家长和教师就会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被惩罚的学生与被正面赞扬和奖励学生相比其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因为,惩罚使用简单,并不需要教师动过多的脑筋,因此使用者众多。
惩罚实际上就是“马后炮”。其实想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有效的干预,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事前的预防和中途的制止,而不是事后的惩罚。当我们已经习惯了使用惩罚时,就无法着眼于预防,就不会过多考虑孩子的感受。对于破坏性行为的制止,是划出界限,而非施加惩罚。积极的做法就是在制止行为的同时,能够帮助孩子直接面对自己的感受。惩罚会延迟孩子的发展。我们惩罚孩子,常常是因为我们的强大,仅仅就是因为孩子的天性把我们惹烦了。我们就给予孩子良好的期望、规则、界限、引导和秩序,让孩子生活于关爱和放松的教育环境之中,让孩子有一个天堂般的童年!

王尚微信公众号

初中物理学习经验|必须重视听课

课堂老师们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强调物理学习要多反思,要改善方法,提高效率,是因为同学们做得不好。任何一次考试的成绩,都是大家平...

初中物理教学指导-作业中遇到难题必须勇于尝试

作者:王尚,北京市物理教师。 如何学好初中物理?这篇文章笔者强调:在考场上遇到物理难题,内心不要被吓住,而应该勇于尝试、知难而上...

物理学霸在哪些环节上做得比你好?

(文/王尚)同样的授课老师,同样的物理教材,同样的课后作业,同样的考试卷子;学霸和你是完全不同的考试成绩:学霸考了98,而你却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