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的物理补课过程中有一个坎儿,特别难以逾越的。也许,越过这个坎儿,需要孩子们自己多去冷静、理性反思。我写在这里,希望各位家长能够看到,并思考如何来共同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不是物理的问题,是思考习惯的问题,也许这种思考的习惯在孩子上小学的时候就已经养成了。

这个坎儿就是:学生解物理题的过程中,太需要我的提醒。

物理解题,不能总让我在旁边提醒你!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某一道力学综合题的解题过程中,学生没有仔细分析便下结论:“动量守恒,所以列动量守恒定律公式。”

我在一边提醒,动量守恒定律的前提是什么?

学生一思考,说,“是……,”

“啊……,”“不对”,

“这个题不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

同样的很多类似的案例,出现在静电场、磁场与电磁感应等补课的时候。

有老师在旁边看着,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提醒,很多时候学生会养成思维依赖的惯性。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很多学生都给我说过:要是高考的时候,我能够站在她旁边就好了。

这样,一方面自己就不会紧张;另一方面,不会的话,看看我就有了提醒,即便我一句话都不说,只是站在那里。

说的我像大神一样。

与其这样想,倒不如多努力去自问问题,自己提醒自己,尤其是在求解物理遇到坎儿的时候。简单想下,如果是我在补课的时候,会问你什么问题?

本文虽短,但是这里面说的是内心的感触。

对于高一、高二的学生来说,谁越过了这道坎儿,物理成绩必将一飞冲天。

本文作者:王尚。原创首发于2012年04月12日。
本文首发地址:http://www.wang-shang.com/parents/4460.html

王尚微信公众号

初中物理学习指导-须查找学习问题,改进学习质量|学霸

作者:王尚,北京市物理教师,初中物理网力学组主编,著有《初中物理七百讲》等辅导书,全网总视频播放量千万级。 客观理性分析自己学...

物理学习札记09-09

忽视物理学自身的规律,死记硬背、死套公式,物理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也较少,一般能弄个差不多,将就能过关。 建议大家多花时间在中等以...

学习指导|课后做物理题应多推敲,培养分析能力|课堂

作者:王尚,北京市物理教师,高中物理网力学组主编,著有《物理自诊断》等辅导书,全网总视频播放量千万级。 磨刀不误砍柴工,说的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