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家总结了原子结构发展物理学史

公元前,400年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列特提出了原子的概念。
1803年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说。
1833年法拉第提出了电解定律,此暗示原子带电,且电可能以不连续的粒子存在。
1874年司通内建议电解过程被交换的粒子叫做“电子”。 
1879年克鲁克斯从放电管(高电压低气压的真空管)中发现阴极射线。 
1886年哥德斯坦从放电管中发现阳极射线。 
1897年汤姆生证实阴极射线即阴极材料上释放出的高速电子流,并测量出电子的荷质比。e/m=1.7588 × 108 库仑 / 克 
1909年米立坎的油滴实验测出电子之带电量,并强化了“电子是粒子”的概念。
1911年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原子有核,且原子核带正电、质量极大、体积很小。其条利用(粒子(即氦核)来撞击金箔,发现大部分(99.9%)粒子直穿金箔,其中少数成大角度偏折,甚至极少数被反向折回(十万分之一)。 
1913年莫士勒从 X 一射线光谱波长的关系,建立原子序概念。
1913年汤姆生之质谱仪测量质量数 , 并发现同位素。 
1919年拉塞褔发现质子。其利用α粒子撞击氮原子核与发现质子 接著又用α粒子撞击棚 (B) 、氟 (F) 、铝 (A1) 、磷 (P) 核等也都能产生质子,故推论“质子”为元素之原子核共有成分。 
1932年查兑克发现中子。其利用α粒子撞击铍原子核 
1935年汤川秀树发现介子理论,这种介子使原子核稳定

以上一些人名的翻译的有问题,具体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去查找相关书籍,请大家注意了,这些要记忆性知识高考物理,不考。

锻炼学生实际动手探索能力

王尚微信公众号

高中物理|课堂应认真听课,习题演练不要太难|中学

作者:王尚,北京市物理教师,高中物理网力学组主编,著有《物理自诊断》等辅导书,微信、头条、抖音等全网总视频播放量千万级。 学习上...

初中物理怎么学才能考高分?学习时应保证聚精会神

作者:王尚,北京市物理教师。 如何学好初中物理?为什么我投入了大量的时间还是学不好物理呢? 王尚老师请同学们反思:你是否做到了学...

60名民办学校教师被解聘突然被解聘

报料 教师称60人突然被解聘 开学不久,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5名教师找到媒体反映,称他们突然被学校解聘了。“我们学校一共有60多人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