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月6日, 2013
注:本人老家河南,户籍上海,工作地浙江。对于北大、清华在上海大幅度扩招,我且抛开地域观念,只从公平角度撰写此文。
文/晏扬
虽然今年上海高考人数减少,但北大、清华在沪招生人数仍大幅度增加。北京大学原计划招生28名,实际录取71名;清华大学原计划招生26名,实际录取65名。两所名校在沪招生比原计划多出1.5倍,即实招人数是原计划的2.5倍。
在高考录取工作中,高校临时调剂招生名额很常见,但在某地如此大幅度扩招很少见。实际上,作为中国两所顶尖高等学府,北大、清华一直异常“偏爱”京、沪两地考生,比如,2010年北大在京录取人数比招生计划增加44%,2012年清华大学在京提前批次录取人数是原计划的3倍。置于高考录取存在严重地域不公的大背景下,我对北大、清华在沪扩招有以下三问。
一问:在沪大幅扩招的理由是什么?对此,新闻报道中提到了两点,一是“生源充足”,二是“生源质量较高”——这能成为在沪扩招的理由吗?就前者而言,其他省份报考北大、清华的生源更充足,他们眼巴巴企盼北大、清华多投放几个招生名额,上北大、清华让无数学子望眼欲穿、魂牵梦萦。就后者而言,众所周知,上海高考是单独命题,考生成绩与其他省份并没有可比性,而目前高考录取仍是“唯分数论英雄”,无关考生其他素质,如此,何谈上海“生源质量较高”?难道就因为他们是大城市的考生?
二问:有没有顾及这会加剧高考录取不公?不妨用数据说话:今年上海高考人数5.3万人,北大、清华共在沪招生136人,平均390个上海考生就有1人能上北大或清华;今年河南考生人数71.63万人,北大、清华共在豫招生225人,平均3184个河南考生才有1人能上北大或清华。算下来,上海考生上北大、清华的比例是河南考生的8.16倍,或者说,河南考生上北大、清华的难度是上海考生的8.16倍!请问北大、清华的有关领导和招生部门,你们觉得公平吗?两地“生源质量”真有这么大差距吗?何况,上海本地有复旦、交大、同济等名牌高校,上海考生“足不出沪”就能上名校。高考录取本就存在严重的地域不公,北大、清华为何还要推波助澜,进一步加剧、放大这种不公平?
三问:有没有考虑到自身的社会责任?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反之,教育不公的结果是社会不公。偏远地区的考生,在中小学阶段享受了较少、较差的教育资源,从公平角度看,在高考录取时他们应该受到照顾,而不应反而受到歧视。即便一些人认为大城市考生的综合素质较高,但作为高等院校尤其是国立名牌学府,有责任、有义务为促进教育公平、社会公平尽一份力,在招生时不能太势利,不能“嫌贫爱富”。目前名牌高校中农村学生占比越来越低,“寒门学子”上名校的机会越来越少,向上流动的通道越来越窄,对此,高校不应无动于衷、袖手旁观;“异地高考”遭遇重重障碍,其中最大障碍就是各地高考录取比例悬殊,而“异地高考”难以推行,引发了一系列教育和社会问题,对此,高校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能强化这一障碍。
最后我想问的是,高校尤其是名牌高校的招生名额分配究竟有无规则可循?名校动辄在京、沪大幅度扩招,此事该不该受到约束,又该由谁来管?
推荐微博:王尚t.qq.com/teacherws
文/王尚;高中物理网力学组主编。王尚老师《物理自诊断》每道题都有视频讲解的辅导书,热卖中。点击这里了解更多。
孩子学习物理吃力,欢迎您联系笔者物理补课。微信公众号:teacherws,关注可免费领取物理视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