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与“利息”有关的问题

数学模型分析:计算利息等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是:已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求这个数。教学时要揭示这种联系,进行认知同化。补充相关经验:由于多数学生缺少储蓄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因此必须对相关经验进行补充。可以课前调查,也可以教师介绍。教材给出了计算利息的方法: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要结合例题里的表格,让学生知道利息和本金、年利率、存期有关,一般情况下,本金越多,存期越长,年利率越高,到期后获得的利息就多。还要让学生知道,存期一年,到期可得的利息是本金的2.52%;存期三年,每年的利息是本金的3.69%……还可以结合当前的年利率: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的存款利率分别达到3.60%、4.23%、4.95%和5.49%,让学生体会到利率是浮动的,不是固定的。2007年8月份以后孳生的利息按5%征收利息税。这样,学生就能理解计算利息公式里的数量关系。

要注意的是,计算税后利息的步骤比较多,一般都采用连续提问的形式,适当降低了解题时的思维难度。修订后的教学用书删去了:“考试时可以不要求计算利息税”。年利率、利息税的多少是常识,但不是知识点,不要求学生掌握,解题时要提供此类信息。

王尚微信公众号

学习指导|课堂上应认真听,课下梳理解题思路|中学生

作者:王尚,北京市物理教师,高中物理网力学组主编,著有《物理自诊断》等辅导书,全网总视频播放量千万级。 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是提高...

初中物理指导|课堂作业必须独立完成

物理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做作业是听课的继续。同学们要独立、按时完成作业,有不懂的地方要标记下来,及时问老师或周围的伙伴,把学...

物理答疑-考试前要认真复习,把基础知识点巩固牢

高中物理知识点难,平时应多下功夫,在考试前也要认真准备。 考前要针对性进行复习 考前抱佛脚是有用的。下周要考试了,考试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