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与“利息”有关的问题

数学模型分析:计算利息等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是:已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求这个数。教学时要揭示这种联系,进行认知同化。补充相关经验:由于多数学生缺少储蓄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因此必须对相关经验进行补充。可以课前调查,也可以教师介绍。教材给出了计算利息的方法: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要结合例题里的表格,让学生知道利息和本金、年利率、存期有关,一般情况下,本金越多,存期越长,年利率越高,到期后获得的利息就多。还要让学生知道,存期一年,到期可得的利息是本金的2.52%;存期三年,每年的利息是本金的3.69%……还可以结合当前的年利率: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的存款利率分别达到3.60%、4.23%、4.95%和5.49%,让学生体会到利率是浮动的,不是固定的。2007年8月份以后孳生的利息按5%征收利息税。这样,学生就能理解计算利息公式里的数量关系。

要注意的是,计算税后利息的步骤比较多,一般都采用连续提问的形式,适当降低了解题时的思维难度。修订后的教学用书删去了:“考试时可以不要求计算利息税”。年利率、利息税的多少是常识,但不是知识点,不要求学生掌握,解题时要提供此类信息。

王尚微信公众号

编辑微博:学习物理的若干注意事项分析

08-16-投稿 来源:高中物理网 物理网编辑组老师们都有博客和微博,很多观点和方法见解独到,引人反思。笔者精选了最近一周的微博,整理...

高考物理知识点答疑:热力学第一定律

原创/王尚/北京西城物理教师 这是本周几位同学在我微信公众号:王尚,内提问的物理学习问题与我的简要答复。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到有类似疑...

新课标什么意思呢?

提到高中物理新课改,也许我们首先想到是课本、教材、教学体制的改革。所谓“新课标”,大家都听太多了,新课标什么意思呢?恐怕很多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