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月5日, 2011
常常在杂志或小说里看到文章作者对学习或科研的感叹:太苦了、太枯燥等等,其实,在少年爱因斯坦思考光速旅行的时候,痴迷得废寝忘食,显然与打电子游戏入迷的孩童没有两样,后者的愧疚和自我贬低却无法与爱因斯坦的自豪和成就感相比较,孰苦孰乐?要说苦,最苦的青春是无事可迷、无以自我肯定的青春。
青春,一定要以旺盛的精力去反复经历和实践、提纯,才能获得优良的质地。在现阶段的教育体制下,最苦的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去获得集体和自我肯定的孩子,对此,家长不能把责任全部推到体制或高考上,这是推卸责任。承欢在父母膝下的稚子莫不聪明伶俐可爱,何以一上学,便毛病百出,这个那个都不行了呢?
小学要掌握的东西到底有多难,居然要以此作判别标准,说学不会、考不好的就是不聪明,甚至说孩子笨?喜爱的经典文学著作整齐地排在上层,平日里没有时间细看了,只是在片刻休息放松颈肩时,扫一眼,让或华美或深邃的文字,带着的熟悉意境闪过脑海,这样也许对切换大脑的思考画面有用?所以,我建议把翻旧了的《走遍瑞士》也放在名著之间,让孩子在学习间隙回忆旅游时的美好景色和新鲜的空气。也许,这样的书桌能够缓解高三的紧张和压力吧”—我分析解读,并很典型妈妈式地对女儿的这番劳动赋予很不一样的意义,暗喜女儿竞能无师自通地运用行为心理学—呵呵,天下妈妈都一样自恋。
文/王尚;高中物理网力学组主编。王尚老师《物理自诊断》每道题都有视频讲解的辅导书,热卖中。点击这里了解更多。
孩子学习物理吃力,欢迎您联系笔者物理补课。微信公众号:teacherws,关注可免费领取物理视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