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物理网

越是到了高考前,我们高考生的心态越容易浮躁。浮躁的表现就是做什么事情都静不下心,很多的学生意图拼命做题来冲淡自己的浮躁心态;但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

越是到后期,我们高考物理复习越要回归课本,只有把题目,尤其是难题的每一个考点和步骤都与书本联系了起来,才叫真正把这道难题掰扯清楚了。如果我们仔细来研究高考物理,就会发现很多题都源于教材。真正懂得学物理的学生,应该做一道题都能将其考点和易错点回归到教材上的基本概念与规律。

笔者认为看书与做题应该是一个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过程。看书深化“双基知识”利于做题,而做题是反思知识点、是对物理基础知识更深入理解的过程。目前我接触到的很多情况是我们高三的学生迷恋做题,盲信题海战术。这样不系统认真地看书,就不能把物理题的考点回归课本。对于考纲上的考点,我们必须通过系统全面复习,做到各个击破。高考前期,笔者认为一个非常好的物理学习方法就是把做过典型题,尤其是错题整理出来,在每个题的旁边写上考察的知识点以及自己的失误之处。

高中物理学习重在思考和提问,如何思考呢?我以前提到过“小题大做”、“触类旁通”的观点,在这里再次介绍给大家几个思路:

(1)将某些典型的“小题”借题发挥,变换条件再做,做到举一反三;

(2)对该类题型进行归类,对求解思路进行分析,进而做到思路清晰;

(3)整理出若干错题,把错因写到一张纸上,贴在写字台上,进而提醒自己。

同一道物理题,由于思考问题出发点不同,采用的物理定律不同,运用的数学手段不同,解题过程繁简会差异很大。但是,对于一些高考物理中常见的考点,高三学生要坚持不懈地追求解法与题感境界。很多学生到了高三,还是对题中隐含告知的临界条件、边界条件等搞不明白就盲目去做,这样怎么效率不低下?

高考物理试题命题工作来看,高考命题组绝不可能参考任何市面上流行的辅导书,而其唯一参考的材料,应该是课本和《考试大纲》。由此可见,课本的复习是多么的重要。我们人教版的课本中很多内容都体现了新课程的思想,尤其是加入很多与生活、生产实际和新科技相联系的知识。学生们可以依照考纲的考点,在做题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将自己的薄弱环节和遗留问题回归课本。(物理网编辑王尚)

王尚微信公众号

近期交流会的一些心得

10-05-原创 上周班里举办了家长会,有一些感想写在这里,也希望这些内容能够为同学们的物理学习提供帮助。下文主要是探究在课下学习中的...

初中物理学习指导:必须合理安排课下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学物理不要死学傻学,而要讲方法,要科学安排好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考试成绩下来,总有不少同学羡慕学霸们那么高的分数。我们更应该...

高一物理万有引力轨道半径变化能量如何变化

问:R变大人造卫星能量变化规律? 答:人造卫星的能量有两部分构成,动能和势能。 距离地面越远,R越大,势能越大,动能越小,两者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