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月18日, 2013
物理网(gaozhongwuli.com)特殊关注
短评:高中到大学的跨度太大,高中生活太紧张,到了大学却太放松。高中老师家长两头管着,到了大学没人看着,所以很多学生(尤其是独生子)平时被“保姆”照顾惯了,到了大学就表现不适应。学生们到了大学大多都已经成年,但依然需要大学和社会的关心和关爱,如题,关心学生的大学才是好大学。
新华网上海6月18日电(记者潘旭 俞菀 王存福)某女生饭卡近期花费很少,校方来了短信询问情况,说是生怕漏了贫困生,结果却是该女生在减肥。网友疑惑,学校咋这般“没事找事”?校方答,这是把数字化系统运用到学生工作中。由此可见,大学做学生工作,其实可以做得很小、很细致。
这年头,什么数据化、信息化,到处都在搞,大学也不例外,大数据处处可见:排行榜花样越来越多,从综合排名到学术、科研、单一学科排名,据不完全统计有400个;论文标准也从数量到影响力因子、引用率,整一个学术大国的范儿。但可惜的是,挖空心思整那么多数据的目的,似乎仍然是“数据”——“985”、“211”,或是办学经费、优质生源数量。
学校排名和论文数量的确是评价高校教育和科研水平的一把尺子,是高等教育发展所需的“大数据”,而争取好生源和更多经费,也无可厚非。但有些高校表现出的是对于数据的过分迷信——“出钱上排名”、“走关系拿项目”,一些地方职能部门看数据拨款,有的甚至当起“月老”,用行政资源帮助高校“拿数据,撑脸面”。
长此以往,走上歧途的可能不是个别高校,而是整个高等教育。这不,中国高校“世界排名”节节上升,而放弃高考去喝“洋墨水”的学生也与日俱增,真“捉急”啊。
究其原因,一些高校盲目崇拜排名,却没搞清“排名靠前的大学”和“好大学”的差别是什么。大学,不是简单地争抢生源、争取排名,而应以育人为本,以服务学生为第一要务。而与这相关的数据,比如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的比例、贫困生勤工助学工作量、研究生津贴标准、高校农村学生比例、导师学生比等等,我们的大学又关心了多少呢?
当然,还有很多工作并不能用数据来衡量,这就需要高校主动作为,愿意为学生做一些“不出政绩”的事。帮困可以是“划线发钱”,也可以充满温情,虽然这样发现真正贫困生的概率可能只有百分之一,但这个数字却透着温暖,其背后更是建设“中国好大学”理念的正本清源。
这样的“温情数据”能多些,“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能更深入人心。真正关心学生、尤其是困难学生的大学,才是真正的“中国好大学”。
骑士(01.teacherws.com)整理发布。
文/王尚;高中物理网力学组主编。王尚老师《物理自诊断》每道题都有视频讲解的辅导书,热卖中。点击这里了解更多。
孩子学习物理吃力,欢迎您联系笔者物理补课。微信公众号:teacherws,关注可免费领取物理视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