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月23日, 2013
物理网主站(gaozhongwuli.com)
学校是培养学生的主要场所,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双重性:他们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准确来说,是教育客体和教育主体的统一。
从教育者实施具体教育影响的角度来说,学生自然就成为教师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或者说成为教师主体活动的客体,事实上,学生并不会因为教师把自己当成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而就成了完全被动的客体,相反,学生始终是自身意识与活动的主体。学生会在面对外在的教育影响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并进一步采取不同的应对行为。比如感到有趣而积极参与,感到无聊而漠然置之,感到厌倦或不满而加以抵触等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到底在想什么,是否接受了教师的教育影响,所接受的教育影响的性质与教师的主观愿望是否一致,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身的特点和状态。而以“以教为主,先教后学”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由于教师“主”得多,“导”得过火成了课堂的主讲、主演和主角,学生主体被压抑不能凸显,成了听众、看客和配角。这样看来,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背离了这一点,致使学生消极地、被动地接受知识,能力却得不到提高,将来也很难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之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就要实施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再是消极地、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通过参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形成创新意识和能力。
文/王尚;高中物理网力学组主编。王尚老师《物理自诊断》每道题都有视频讲解的辅导书,热卖中。点击这里了解更多。
孩子学习物理吃力,欢迎您联系笔者物理补课。微信公众号:teacherws,关注可免费领取物理视频资料。